第67章 看信,寻找人才(1 / 1)

房间里,

王建军打开麻袋,

开始看信。

来信太多了,全部看一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王建军决定,找一个差不多的人就行了。

王建军一封封的看下去,发现应聘的人,有初中学历的,有高中学历的,甚至有大专学历的。

大专生,

在八十年代就是天之骄子,

一毕业就分配到单位去,

成为干部,

或者是高级技术员。

没想到,

他们居然也写信过来,

这就让王建军有些惊喜了。

看来金钱的力量是无穷的,月薪2000元,这个超高的工资,让很多人心动了。

此外,

王建军还发现,

这些应聘者里面,

有很多是大姑娘,

她们的学历都不低。

王建军都搞不懂,为什么有这么多姑娘,想当厂长。估计她们对各种漂亮衣服有兴趣,所以就想当厂长吧。

“没想到啊。”

“在八十年代。”

“还有这么多的人才。”

王建军看着信,

心里暗暗惊叹。

现在,虽然国家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十多亿人里面,还是有很多人才的。

王建军一封一封的看下去,他想要的人,是有管理经验的,至于学历方面,并不是很重要。

不过,

在八十年代,

有管理经验的人才,

比大学生还要少。

这种人才,一般上都是国营工厂的领导,收入都不错,他们日子过得好好的,根本不考虑辞职。

此时,

一封信,

引起了王建军的注意。

写信的人名叫吕光荣,此人43岁,高中学历,当过国营服装厂的厂长,非常有能力。只不过,他老婆生了三个女儿,导致超生,被开除了。

“这个人居然当过厂长。”

“这倒是少见。”

“明天就见他一面吧。”

“如果合适的话,就他了。”

王建军心里,

对吕光荣的简历还是挺满意的,

当过服装厂厂长,

这说明,

吕光荣是一个挺有能力的人。

不过,

到底要不要他,

还要见面才知道。

王建军看过了,这吕光荣的老家,就在京城郊区,乘坐公共汽车,再走两里路就可以到了。

……

城效,

一间破烂的瓦屋外,吕光荣拿着一把大斧头,

正在努力的劈柴。

吕光荣三十五岁,就当上了国营服装厂厂长,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简直就是春风得意。

吕光荣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他老婆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但就是没有儿子,想找个人传宗接代都不行。

吕光荣就不服气了,

准备继续生,

一直生到儿子为止。

计划生育是从1982年开始的,刚刚实行的时候,很多人都不重视,他们一直都是想生就生。

人多力量大嘛。

在七八十年代,生两个孩子都算少的了,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会生三四个孩子的。一些农村家庭,甚至生十多个孩子。

1949年的时候,全国人口只有亿。而到了1984年的时候,全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短短三十多年,就增加了5亿人口,可见大家生孩子是多么的疯狂。

在农村,就是孩子越多越好,如果没有孩子,会被长辈骂死。如果没有儿子,那就是绝户,全村的人都欺负你。

所以,

吕光荣一定要生一个儿子,

这个想法,

是很正常的。

只不过,

吕光荣没想到,

计划生育这么严格,

他老婆刚刚怀了第四胎,

就被举报了。

吕光荣被举报之后,很快就被开除了。而他老婆,本来在一个纺织厂上班的,结果也被开除。

两人被开除后,

全家没有了收入,

还要养几个孩子,

日子过得无比的艰难,

大冬天的,

连买蜂窝煤的钱都没有,

只好找一些木头劈开来取暖。

劈完木柴,

吕光荣坐在木头上,

一脸苦色。

“唉。”

“再过十几天就过年了,现在口袋里一块钱都没有,想买点肉过年都没办法。”

“这日子也太难了。”

吕光荣也想过,找亲戚借点钱,但是他的亲戚,全都是农村人,一个比一个穷,他根本不敢问。

“几个孩子,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的,要让她们吃点营养才行。”

“实在没办法的话。”

“只好让老婆去借点钱了。”

“否则。”

“这年都没法过了。”

吕光荣郁闷的叹着气。

——

997b84a6.sbs。997b84a6.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