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5章 密室奇宝(1 / 1)

郑守福很郑重地说:“岂只下西洋?这位先祖还根据郑和安排伺候过建文帝!”

白钰故作震惊:“郑和在海外找到逃亡的建文帝了?史料没这方面记载!”

“不是传闻,守维!”

郑守福从最上层柜架里抽出一只古匣,里面有本泛黄的抄录本,娴熟地翻到中间一页指给两人看:

白钰压根不讨论那幅画——这也是人之常情,遂道:“学术界一直争议建文帝生死之谜,这封信不就是最有力证据吗?”

郑守福道:“柏家世代都在勋城,两家始终未尝有缘相见,这段历史迷案也就一直悬着直到今日……”

郑守福轻叩脑门,在柜架上下左右找了会儿道:

“应该有的,年纪大了容易忘事记不清在哪本札记里——先祖郑吉墀身边有位随从叫麻花,曾受郑和密召翻山越岭到南京的龙江关见面,之后隔了数年才返回郑家,问及期间经历闭口不言……”

麻花!

白钰再沉着也不禁心头微跳,语气却更随意:“他不过是宝船名医的随从,以郑和身份怎会特别注意得到并委以重任?”

郑守福虽年岁已高思维依旧清晰,条理分明,边将家族重要物件的摆放位置指给郑守维看,边回忆道:

“郑和在海外找到建文帝后,没敢向朝廷禀报而是通过老部下金镛才安置到白云山寺庙,后金镛才调任福建遂转移到更为隐蔽的深山大泽;建文帝逃亡海外前藏于岭南的大笔财富,分批秘密辗转运输过程中也有麻花参与;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建文帝已经离世,他也自知时日无多,将麻花叫过去只说了两个字——封山!麻花清除掉建文帝在世间的活动痕迹后,再也无人知晓那批庞大财富的下落!”

随后与谈戎视频展示此画,她定定看了数分钟微微颌首道:

白钰道:

“我发现的共有六处,前五处感觉属于不同临摹者在运笔和风格方面不经意的体现,无关大局,只有一处……你去过白云山吧?”

谈戎沉吟道:“建文帝在白云山居住了数年之久对大山特性应该了如指掌,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那么郑家摹本是错的?”

“你再想想,画中山峰严格对比的话根本不是白云山,发现没?”

白钰道:“从写实角度讲水墨画确实比不上西洋油画,然而建文帝书画造诣达到相当水平,写意挥洒、形色兼具,亭子、松树、野草等局部细节可以按美感需要增删,但大框架不能篡改,画黄山,要让人一眼看出这就是黄山,而不是泰山、华山、庐山……”

谈戎被他弄糊涂了,直截了当问:“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白钰斩钉截铁道:“第一,郑家摹本最接近真迹,应该如实复制每个细节而柏家摹本因为真迹年代久代且保管等方面问题,很可能局部墨色模糊而误作烟雾;第二,如果郑家摹本是对的,说明建文帝画的不是白云山!”

“什么细节郑家不清楚,柏家却一看便知?”白钰道,“基杜与勋城相隔数百公里中间有两座大山,明代交通极为不便基杜郑家不太可能熟悉了解白云山;建文帝故意把白云山画成没有云,勋城柏家却一看便知……”

谈戎顿时恍然大悟,激动得险些跳起来:“左侧‘王’字峰右侧马头峰,双峰相对耸立,分明就是七沙山啊!我真的糊涂透顶!”

“这样一来很多谜团迎刃而解,”谈戎道,“也证明吴伯、影子组织以及我们反恐中心把七沙山作为目标没错,郑家、柏家世代传承的秘密也在于此吧?接下来该有大动作了!”

“已确认两名死者身份?”

“都来自基杜,资料显示曾有出入于七沙山附近的记录,或许在玉孚村接受过培训,也或许跟随字典进山寻过宝,因此冲着郑家珍藏的线索而来,别无解释,”白钰道,“我奇怪的是影子组织为何愈发激进,愈发嚣张,都发展到现在携重武器上门明抢了,完全有别于过去低调谨慎的风格?”

白钰点点头,最后问道:“关于赵尧尧和越越的失踪,反恐中心没查到什么线索?”

“说来又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