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副理点点头说那篇文章我看过,也转给了老向(正务院研究室主任),文章立意和阐述的观点都很到位,一定是你的手笔吧,哈哈哈不要谦虚……现在准备交个任务给你,那就是把这个课题做得更实更深,要拿出份量足、说服力强、可操作性的大报告,明年列入前五位“三农”文件下发!
回到办公室斟酌再三,徐尚立提笔写的第一个名字就是:于煜!
为什么呢?
徐尚立到底任“大内行走”多年,已看出这个课题在京都高层心目中的重要性——
比郑副理说得还要重!
当时领导是这样解释的:正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常规调研活动,需要年纪轻、能吃苦、懂经济、文笔功夫好的人才,厅里觉得你各方面都符合条件,正好也是难得到基层锻炼的机会……
商砀县领导对全县基本情况介绍到尾声,徐尚立看着贫困镇名单,随手一圈说去渑谷镇吧,请通知一下镇里,下午就安排人员陪我们下村,晚上全体住到村里——不要有特殊安排,一律住到老百姓家,老百姓吃啥我们吃啥,费用自理……
联络员上车后众人眼睛一亮,活脱脱就是明清山水画里出来的美女啊!
徐尚立颌首道:“小夏坐下说……小夏好像不象本地人,老家在哪儿?哪个学校毕业?”
“京都大学研究生?”
车里顿时活跃起来,纷纷将揶喻的目光投向于煜,然后副组长——钟组部刘主任最喜欢开玩笑,道:“我们组也有京都大学研究生,嗯,小夏还是单身吧?”
夏艳阳略一迟疑,不情不愿道:“暂时……是……”
徐尚立也笑,问道:“都一个学校,又都是一届研究生,以前认识吧?”
于煜赔着笑道:“是啊刘主任,活动区域包括食堂、操场、图书馆都不一样,我又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所以……”
土壤贫瘠,经检测庄稼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都达不到要求;水源不足,地势西高东低,所有河流、地下河直接汇入芦山生态保护区;山体风化严重,泥石流、崩塌、地陷时有发生!
但作为国家生态保护区的外围地区,红线内该遵守的规矩一条不能少,无奈之下老百姓纷纷诘问:
我们怎么脱贫致富?!
整村搬迁!
调研组成员们议论纷纷,都觉得专家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内地很多贫困地区积贫积弱,岂是一个“搬”字能彻底解决问题?
作为贫困县的贫困镇的贫困村,条件能好到哪儿去?有三位老板、种植大户盖的楼房,但户主在外或外出谈生意,家里没人做主;其次要数村主任施国鸣,人家一肚子怨气不宜入住;只好本着近距离便于联系的原则,都安置在村部所在的一组:
徐尚立、刘主任一位副部级一位正厅级,分别住到王远方和吕亚苹家;钟宣部副厅、中心正处两人住在果林老板家;京都农委副处、中心正科秘书住进鱼塘主家,剩下于煜实在没法安置……
徐尚立说那倒是,来之前我们也没想到大部分村民的厕所还是露天,要是夜里不小心掉下去怎么办?要不安排到别的村组……
刘主任却笑模笑样问,小夏准备住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