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润泽之困(1 / 1)

至于润泽市,几乎就是临海省尴尬处境的缩影,临海省面临的问题润泽市一样都不少:

地方经济没特色、没优势;平原地区难以发展旅游等服务业产业;在省内正治经济地位每况愈下……

按照鄞峡市委领导班子碌碌无为的状况,沈高真想进行彻底大换血,但那么做又代表对鄞峡整体工作的否定,三年经济几乎翻一番、城市面貌大变样的事实摆在那儿,总不能说功劳是方晟一个人的吧?

可以说方晟凭一己之力给房朝阳创下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局面!

较量到最后,两方面因素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一是宣传舆论工具的力量,京都电视台关键时刻的喉舌作用,以及误打巧撞的《大深峡》为方晟在全国范围内积攒了人气,令中组部骑虎难下;二是傅首长的出面……

“爸,我也这么想,”方晟从口袋里掏出几张表,“从一季度数据看,轩城已经全方位超越了润泽,而且势头不可逆转,具体体现在新兴企业落户率……”

“十年里润泽市委书记岗位连续倒下三个,考虑到领导班子平稳运作问题,临海省领导不得不让王智勇留任,他也是满腹牢骚不情不愿呐,”于云复转而道,“省委常委班子那边不消说都是沿海派的人,也没关系,跟朝明一样沿海派非铁板一块,个中关系四分五裂;除了一位,你记好了,省委副书记铁逵是我多年来着力培养的干部,外界却不知道于家对他有恩,是可以绝对信任的人,有困难可以直接说……”

“铁逵虽说是相对务虚的省委副书记,还兼着轩城市委书记,原因是去年下半年原市委书记被双规……”

方晟失笑道:“省里排名前两位的市委书记都被双规,临海官场何等糟糕!”

“化压力为动力嘛,”于云复微笑道,“从江业到顺坝,从红河到鄞峡,我对你很有信心,接下来只要紧紧抓住主线,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城市发展方面从与老百姓休戚相关的大事着手,让大家尽快看到变化,看到进步,这方面你是行家里手,无须我赘言……”

“对了还有个情况,”于云复道,“后来居上的临州市委书记叫窦晓龙,父亲就是朝明省委书记窦德贤!”

“啊!”

于云复深沉地说:“不是那么简单,沿海派的人才培养梯次始终在低调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经他提醒方晟“哦”了一声,再想沿海派势力最强盛的省份都有于家心腹,仅仅是为自家子弟仕途未雨绸缪吗?